立足全局 聚焦关键 以科技创新引领机械工业由大变强

   日期:2016-11-18     浏览:93    
 
立足全局 聚焦关键 以科技创新引领机械工业由大变强
时间:2016年11月18日

内容摘要:2016年11月7日-9日,机械工业科技大会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十二五”机械工业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表彰先进,部署了机械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重点工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做了题为《立足全局聚焦关键 以科技创新引领机械工业由大变强》的主旨报告,现机经网全文摘录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123456789.jpg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 王瑞祥

同志们:

  这次全国机械工业科技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国制造202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关于机械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行业“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努力推进机械工业科技创新工作,为实现机械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十二五”机械工业科技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科技工作坚持贯彻实施国家有关科技发展和行业“十二五”科技规划,聚焦科技发展瓶颈,整合有效资源,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支撑作用,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技术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技术基础数据库建设,试验条件与手段等科研设施得到重视和加强,投入强度持续增加,为提升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基础件产品取得新进展。大型风电轴承、机床轴承、航空精密轴承,工程机械配套液压件,核电密封,高铁齿轮箱等高端基础零部件技术进步明显,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有效缓解了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三是重大装备和智能装备有新的突破。中高档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70 万千瓦水电机组, 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装备;千万吨级钢铁常规流程的成套装备、露天煤矿成套装备;长输管线压缩机组,核电泵、阀、天然气液化(LNG)装备等实现了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四是绿色制造技术发展成绩显著。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主线,对典型量大面广产品开展了减量化设计技术、制造过程绿色化、产品节能减排技术、绿色拆解回收与再资源化技术、整机及零部件再制造技术等进行了攻关产品实现了升级,为我国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做出了贡献。五是初步形成了包括行业创新平台、科技奖励、科技成果鉴定与推广、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比较完整的行业科技工作体系,建立了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统筹协调、注重实效的行业科技服务工作模式和工作运行机制,为推动机械工业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主要工作:

  (一)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统筹谋划,做好服务

  “十二五”期间,积极组织行业力量参与国家有关科技规划的制订,先后参与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文件制订工作。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在专业协会(学会)的支持下,我会牵头组织编制了行业“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主攻高端、创新驱动、强化基础、两化融合、绿色为先”发展战略,明确了以加快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发展思路和任务要求。组织编制了“十二五”机械工业科技发展规划,开展了绿色制造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并组织编制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产业技术路线图、典型家电绿色制造技术路线图、工程机械绿色制造技术路线图等一批技术性文件,使之成为行业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撑。与轴承、液气密、通用零部件、工程机械等行业协会合作,分别召开了由相关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参加的“十三五”科技发展研讨会并提出产业科技创新需求建议;向内燃机、机床、仪器仪表、铸造、热处理等行业协会征询科技需求建议;同时,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反映行业和企业主张,努力把行业科技发展需求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各类相关科技计划,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为行业创新发展创造条件。

  “十二五”期间,我会通过一年一度的会员大会、各类专题会议和各种媒体渠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引导行业树立科学发展观,筑牢以创新驱动引领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由大变强的指导思想。与相关行业协会联合召开了主攻高端、两化融合、三基工作、企业管理、精神文明及企业文化建设等会议,组织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典型,提出目标要求,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为推进行业科技创新营造氛围。

  在“十二五”起步之年,我会召开了全国机械工业科技大会,总结了2001-2010年十年以来行业科技创新工作成果,表彰先进,交流经验。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科技工作的新思路和重点任务,制定了坚持“科技先行、标准支撑、质量推进、协同发展”的工作方针,明确了七项重点任务,以此促进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我会每年召开以行业创新平台为主的科技工作会议,总结行业创新工作进展情况,举办科技报告会和技术论坛,交流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和信息。五年来,先后举办了绿色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论坛,数控机床共性技术、中德智能制造技术等报告会,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举办了绿色制造技术国际论坛等,与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IM)、卡特彼勒再制造中心、宝马汽车再制造中心、中英低碳联盟、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等开展了技术交流活动,为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提供了交流平台。五年来,在各项规划的指导和行业持续的推进落实中,创新驱动战略更加深入人心,创新驱动行动成为推动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二)坚持把构建行业创新体系作为重要基础,强化功能、发挥作用

   五年来,我会本着优势互补、合力共赢的原则,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思路,不断推进和完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截止目前,已建设机械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7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01家,共计238家(以上统称“行业创新平台”),其中建在企业120家,占50.2%,建在研究院所(含转制院所)74家,占30.8%,建在大学44家,占19%。涉及汽车、电工电器、工程机械、石化通用机械、重型与矿山机械、农业装备、机床工具、仪器仪表与自动化、内燃机、机械基础零部件、机械共性技术等十一类领域,基本覆盖了机械工业主要行业,形成了辐射面较广、实力较为雄厚、功能比较完备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至今,已有174家行业创新平台正式挂牌运行。这些行业创新平台建设期间总投资98.9亿元,新增仪器设备6900多台(套),新增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投入科技人员近7000人,共承担主要科技研发项目1734项(其中承担国家相关科技计划项目62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44项,取得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480项(其中发明专利526项),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631项,发表学术论文2328篇。

  其中许多行业创新平台建有所成。例如,依托南京理工大学建设的“机械工业数控机床功能部件性能测试与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开展了数控机床滚动功能部件基础理论研究和测试试验研究,建立了功能部件试验与评价体系,组织行业相关企业和大专院校编撰了《功能部件优化设计选型手册》及选型软件,参与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32项,推进了国产功能部件的应用验证。依托烟台环球机床附件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的“机械工业数控机床附件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依托燕山大学组建的“机械工业高精度轧制技术装备工程建设研究中心”、依托广州机械科学院组建的“机械工业橡塑密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组建的“机械工业电机及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湖南大学组建的“机械工业先进制造视觉检测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等行业创新平台分别获批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此外,为增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作为行业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组建了绿色制造、农业装备、汽车轻量化、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化、机器人、机械工业节能减排、汽车回收、家电绿色制造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相关产业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五年来,行业创新平台发挥了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主力军作用。行业创新平台提出“十二五”科技项目建议150多项,经凝练和筛选,部分项目列入“十二五”国家相关科技计划项目;提出“十三五”科技项目建议130多项,部分建议内容列入“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中,有超过60家行业创新平台的科研人员承担并参与项目研究和开发,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并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科技骨干人才。近三年,行业创新平台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火炬计划等项目22项,其中有17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产品计划,6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项目。获“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获优秀奖7项,我会获得了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优秀组织奖。行业创新平台成果显著,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资讯
推荐行情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