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软文百科 > “硬核”发展,上海电气以实际行动助推核工业强国建设

“硬核”发展,上海电气以实际行动助推核工业强国建设

2023-04-06 18:18 发布

3月25日早间,在历经168小时的试运行试验后,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国广核集团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并具备商业运行条件。该机组的投产发电,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安全性和成熟性,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又一次生动实践。

图片说明:防城港“华龙一号”项目金属反射层总装工作

“华龙一号”,是在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先进三代核电安全设计理念,依托业已成熟的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体系和能力,形成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同样也是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在“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核主泵等核岛主设备及大锻件的研制及产业化等一系列过程中,上海电气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助推我国核工业强国建设。

“在今后更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华龙一号’一定会成为我们国家核电站建设的主力机组,也是未来推向世界的主力机型之一。”在接受环球网的采访时,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李华纲如是说。作为一名投身我国核电事业30年的“老兵”,李华纲表示:“上海电气核电装备制造这个品牌,其实不单是代表了上海电气,代表了上海,同样也代表了国家级的水平。未来我们还是要继续做好‘排头兵’,让品牌走出去。”

图片说明:“华龙一号”主泵装配

不仅是“小阳春”,更是黄金发展期

李华纲认为,中国核电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上世纪7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是我国核电产业探索起步的阶段,我国分别采用自主建设及中外合作的模式先后建立了秦山和大亚湾两个示范核电基地。其次,本世纪初至2011年福岛事故发生前,是我国核电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以二代改进型机组为过渡、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并开始小批量化建设。从福岛事故后到2020年,可以称为核电产业审慎发展阶段,开展系统性综合安全检查并明确采用安全可靠的第三代的核电技术。最后,从2021年至今,行业进入积极有序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确定了到2025年在运、在建核电装机量达1亿千瓦的目标。

当前,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都明确提出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为“双碳”目标下我国核电发展指明了方向。据了解,近年来,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坚持锚定“以核能产业为主业,依托高端装备技术能力,全力推进纵横产业链的延伸,做强存量、做大增量”发展方向。2022年,核电集团克服压力,累计完成核岛主设备出产18台套,发运14台套。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李华纲信心十足:“有些专家说我们核电产业迎来了一个‘小阳春’,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的核电产业其实是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从时间跨度来看,按照规划,2050年至2060年,我国核能的发电量要从当前的5%左右发展到15%至20%之间,总核电装机量达到4亿千瓦左右。跨越30至40年的时间,核电领域都将保持高速发展。此外,在新能源领域,大力发展风光储热的背景下,离不开核电的匹配和发展,核电是满足连续24小时的全天候能源供应,可控程度更高。”

李华纲表示:“当前的中国核电,天时地利人和兼具。在当下,我们政策有保障,技术具有先进性,资金供应充足。同时,我们还具备了较强的产品设计能力,装备制造及建设能力以及后期运维能力,这也是中国核电领域厚积薄发的结果。以‘华龙一号’为例,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我们已经在巴基斯坦建成了‘华龙一号’的示范项目,在不久的将来,我相信可以不断地向外延伸,特别是在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包括核电在内的清洁能源建设大有可为。”

图片说明:“华龙一号”堆内构件发运

改进过去,攻关当下,研发未来

核电装备制造业对企业资质门槛要求较高,同时还有制造周期比较长的特点。李华纲介绍:“一般来说从签订合同到产品交付,需要平均三年以上的时间。有的首台套产品在设计定型、质量管控等诸多影响下,可谓是‘十年磨一剑’。”在过往的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上海电气形成了国内配套最全的核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所提供的核电产品既包括核岛主要装备,也包含常规岛等主要装备,例如汽轮机、发电机、大型铸锻件、仪控仪表、备品备件等。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上海电气已累计交付了223台核电主设备,近百台常规岛辅机,70余台套燃料输送设备,350余台套电机,以及超过10万套核级仪表。李华纲总结为:“上海电气核电产业的六个‘最’,即上海电气在核电领域已经成为国内发展历史最久,产品配套最全,交付业绩最多,技术路线最广,装备能力最强,全球合作最深的核电装备制造集团。”

在未来发展方面,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坚持以核能产业为主业,依托高端装备技术能力,推进产业链延伸,希望做强存量,做大增量。李华纲表示:“在国内核电黄金发展期的大背景下,上海电气核电集团要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核能关键装备制造领域的一个崭新局面,为国家核能战略保驾护航,为上海电气核电品牌争光添彩。”

力争领跑核电装备制造行业,离不开科技创新,改进过去,攻关当下,研发未来是上海电气核电集团科技创新的总方针。在改进过去方面,核电集团将相对成熟、已批量化产品中的部分技术进行改进,作为不断螺旋上升,持续优化,进而作为提高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抓手。攻关当下,以第四代的核电产品为例,核电集团攻关技术难题,力争向用户提供优质新产品。研发未来代表着核电集团对未来五至十年可能出现的产业机遇也在提前布局。

以核聚变装置为例,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深度参与全球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EAST项目,并于2020年5月26日签订聚变堆TF线圈先行件制造合同,于2021年9月30日签订CRAFT TF线圈盒制造合同,于2022年11月11日签订TF线圈组装(入盒及焊接)合同。覆盖项目前期预研件合同、产品制造合同和现场总装合同,实现了CRAFT线圈盒项目相关全套订单。目前,在制造加工方面,CRAFT线圈盒项目先行件制造合同已进入最终机加工阶段,并于23年3月完成合同验收并关闭。技术上,CRAFT TF线圈盒项目已完成前期技术研发及产品制造MRR评审,现阶段进入全面生产制造阶段。此外,TF线圈组装(入盒及焊接)合同于2023年1月11日召开项目启动会,并进入前期技术准备阶段。李华纲底气十足地对记者说:“上海电气是目前国内参与核聚变装置最多最全的制造企业,布局完整,遥遥领先。”

共铸核心力,同护核安全

李华纲强调:“上海电气核电集团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核安全文化的培育,核安全是我们核电行业的立身之本。”在核安全领域,据了解,上海电气核电集团以“追求卓越、追求极致”为核安全文化建设总目标,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公开透明、守正创新的氛围中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集团开展核安全文化承诺及核安全设备质量责任承诺,郑重承诺核电集团对待产品质量的态度、核电人所肩负的质量责任;持续完善核安全文化评估体系,深化成果应用,补强薄弱环节;继续打造“警示周”“质量月”宣传平台,固化成熟模式的核安全文化活动,营造常态化核安全文化宣传和学习的氛围。

在具体举措上,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持续开展内部监查、管理部门审查工作,确保涉及核安全设备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同时,集团通过基础信息治理、实施成熟的目标管理机制、开展多种机制核安全设备实物质量管控与监督、建立有效的核安全经验反馈体系等方式落实核安全质量管理职责,不断完善核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实现管理信息化,提升核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及能效。

李华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核电集团提出的核心价值观理念是‘共铸核心力,同护核安全’,不仅作为行为准则,更是作为发展理念。核电集团当前也是在追求卓越,追求极致,作为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可以将其分解为组织卓越、体系卓越、环境卓越三个子目标,从不同维度开展相关的建设工作。”

“通过数十年来的努力,核电集团在设备制造的过程当中,通过质量保证体系的严格实施,全面做到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在集团内部,安全层面已经形成了质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良好的沟通习惯。在过去的5年当中,集团产品整体质量稳定提升,各方面的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李华纲说。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