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软文百科 > 喵眼看滦南—滦南之旅插播“冀东老手艺—孟各庄蒙鼓” | 鼓风干

喵眼看滦南—滦南之旅插播“冀东老手艺—孟各庄蒙鼓” | 鼓风干

2023-02-03 21:08 发布

自从上期见识到马官寨的酥糖的美味之后,

这次被抓住眼球的是这位蒙“鼓”大夫。

这是一位叫孟祥臣的老人。

本喵听到人们都叫他蒙“鼓”大夫。

滦南县孟各庄村69岁的手工蒙鼓老艺人孟祥臣,正在操作间忙碌。张永新 摄

蒙“鼓”大夫只是本喵戏称,孟老先生其实是从事蒙鼓行业的手艺人。

鼓是啥知道不?鼓是一种在民间流传很久的打击乐器,一般为圆桶形。鼓的一面或两面用薄膜蒙上,经过捶打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常用于舞蹈或戏剧伴奏。制作鼓的过程称为蒙鼓。民间也称鞔(mán)鼓。

据说孟各庄蒙鼓技艺已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孟各庄村孟氏家族的蒙鼓技艺形成影响力,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

来吧,现在由本喵带你看看这位孟老先生是怎么蒙鼓的。

孟各庄蒙鼓制作的大致有9道工序:

01

选皮、木料烘干

在牛皮选择上,按照不同需要,选择产自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不同地区的牛皮。一般选用椿木制作鼓梆,并按照图样将树木纵向锯成木板,然后按照样板模子分割成所需木块。再将木块风干或烘干。

那啥,

我说牛兄你也别牛气,

被做成鼓面这事也没啥了不起的,

顶多说明你脸皮厚,全身皮都厚,

架得住捶。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牛皮“捶”得咚咚响吧,笑死猫了,哈哈哈喵呜~

02

制作鼓梆

将一定形状的木块按照鼓的形状粘贴在一起,形成鼓的外形。鼓的外形都是圆桶形,即中间明显粗的圆柱型。

03

齐口、打光圆桶形的鼓形成后,在蒙牛皮之前,要将桶口用利器修整平、修光滑,以利蒙皮;将鼓的外围打磨光滑,力求美观。

嗨喽~本喵这个角度不错哦,本喵就喜欢钻来钻去,钻来钻去……阿喂……什么情况,我还在里面呢!喵呜~

如你所见,想必这就是传说中的“被蒙在鼓里”吧……

04

上皮

将没有熟过的生牛皮按照所需尺寸大小切割成圆形,蒙在鼓的一端。牛皮周边用足够的拉线拉紧。被蒙在鼓里 1,喵呜~

05

踩鼓、上劲

每隔一段时间,制作者就站在鼓面上用力踩鼓面,把鼓面的牛皮踩松弛。松弛之后,又将牛皮拉紧;踩和拉的次数根据鼓面的绷紧需要而定。所以,制作者边拉紧边用鼓键敲打,从敲打发出的声音判断是否达到了要求。被蒙在鼓里 2,听到孟老爷子在上面咚咚踩,喵呜~

06

去毛

用生牛皮蒙鼓,需在蒙上牛皮之后去毛,可保证鼓的音质和使用寿命。被蒙在鼓里 3,老牛兄被扒了毛衣毛裤一定很好笑,哈哈哈哈,可惜本喵看不到,喵呜~

07

钉钉

上劲、拉好,达到要求后,在鼓的周边用专用钉子将鼓皮固定。被蒙在鼓里 4,这就……“盖棺定论”了吗?喵呜~

08

修边

鼓边用钉子固定好之后,将多余、不美观的皮子去掉。修好后,用同样的办法蒙另一面。被蒙在鼓里 5,喵呜~

09

自然风干

蒙好的鼓自然状态下风干。严禁火烤。被蒙在鼓里 N,我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只被蒙在鼓里风干的猫,喵呜~孟老爷子是有多心大,还在继续给徒弟讲课:可制作鼓的种类:按当地俗称分为拨浪鼓、凉粉鼓、手鼓、书鼓、腰鼓、板鼓、花盆鼓、定音鼓、矮堂鼓、高堂鼓等,按鼓的直径大小分为1.2尺、1.4尺、1.6尺扁鼓;1.8尺、2.0尺、2.4尺.2.6尺大鼓;定做各种尺寸鼓。所用工具有刀、剪、斧、锤、锯、刨子等100余件。继续讲课:孟各庄蒙鼓选料考究,制作程序、制作工艺独特。制作方法传统古朴。制品质量好,经久耐用。整个工序看似简单,其实细微之处有很多讲究,且具有较强的手工技能,不易掌握。

感觉整个猫都不好了,心好累。后续:给徒弟讲完课,孟老爷子终于想起我,他终于把鼓面揭开,终于把鼓面揭开,把鼓面揭开,揭开……

看啥看,起开起开,本喵这叫深入研究,你们这些个傻猫懂个啥~喵呜~

有时候,身为一只大佬喵,总会遇到点匪夷所思的事,没办法,谁叫咱是只名猫~见笑了见笑了,哈哈~咱们下期见,喵呜~

END

以上内容为【喵眼看滦南—滦南之旅插播“冀东老手艺—孟各庄蒙鼓” | 鼓风干】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容和商贸通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