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软文百科 > 中国钢铁工业杰出人物(十三五钢铁工业科技成就奖名单)

中国钢铁工业杰出人物(十三五钢铁工业科技成就奖名单)

2022-12-07 09:54 发布

徐匡迪(1937.12.11- )钢铁冶金专家。浙江省崇德县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炉炼钢、喷射冶金、钢液二次精炼及熔融还原的研究。研制成SGDF型喷粉罐获广泛应用;研究成功高纯度油、气管线钢的真空循环脱气、喷粉(RH-IJ)技术,被英钢联及新日铁公司采用;提出了铁液脱硫的“拟一级不可逆反应处理法”及锰熔融还原三步反应模式;主持制订上海钢铁工业“三优”规划。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是国务院第一批享受国家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专著7本。2002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长。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被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瑞典工程院、美国工程院、澳大利亚工程院等国的院士。

干勇,1947年8月3日出生,男,汉族,冶金材料专家,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94年至今任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4月至今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现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2002年当选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代表、主席团成员,2007年当选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代表。2010年6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及人口、资源与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冶金、新材料及现代钢铁流程技术研究,是我国材料、冶金、现代钢铁流程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准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3部。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全国突出贡献者”等称号。主持国家十一五重大支撑计划项目“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的研究工作,并担任钢铁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和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主席、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编制专家组组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殷瑞钰,1935年7月28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男,汉族,冶金学家、钢铁冶金专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历任唐山钢铁公司总工程师、副经理,河北省冶金厅厅长,冶金工业部总工程师、副部长,钢铁研究总院院长。1988年以来历任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2003年当选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现任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名誉院长等职。

工作生涯兼涉学术界和产业界,长期从事并主持冶金科技战略研究工作,推动了连续铸钢技术和全连铸钢厂等多项关键共性技术的全国性突破。在理论上开拓了冶金学科新分支——冶金流程工程学,提出了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的理论,率先提出了钢厂动态-精准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前瞻性地指出钢厂应具有三个功能的新理念。代表性的著作有《冶金流程工程学》、《冶金流程集成理论与方法》。

新世纪以来致力于工程哲学的开拓性研究,组建了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著有《工程哲学》、《工程演化论》、《工程方法论》、《工程知识论》等专著,是中国工程哲学研究的先驱开拓者之一。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工程科技光华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魏寿昆冶金奖”、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2002年当选为日本钢铁学会名誉会员。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寿荣(1928.2.17- )钢铁冶金专家。河北省定县人。1949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冶金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生产、建设及高炉设计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参加鞍钢恢复生产,推行高炉炉顶调剂法和低锰炼钢铁的冶炼使鞍钢全国领先;参加武钢一期工程建设,使国内第一座1000立方米以上大高炉顺利投产;研制成功用1513立方米设备建2516立方米四高炉并提出炼铁系统技术进步总规划;一米七轧机投产后,组织新技术消化和前工序老厂技改(包括四同步大修改造),完成转炉复吹、全连铸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获1990年国家技术进步奖特等奖。80年代起研究高炉长寿技术,1991年建成集当代炼铁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武钢3200立方米高炉,该炉已是我国最长寿的高炉之一。长寿技术已在武钢其他高炉进一步发展。新建4000立方米高炉的长期目标是20年。近年进行高炉专家系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当选为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

王国栋(1942.10.2- )压力加工专家,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81年毕业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获硕士学位。曾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2011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副主任,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钢铁材料轧制理论、工艺、装备与产品方面的研究,在热轧钢材控轧控冷(TMCP)、中厚板核心轧制技术、板形控制及轧制过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薄带连铸基础研究与工业化技术、轧制过程研发平台开发建设等方面做出创新成果。在低碳铁素体/珠光体钢强韧化的研究中,提出晶粒适度细化、复合强化等学术思想,解决了提高材料抗拉强度、降低屈强比和在现有轧机上生产等关键问题;承担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等项目、集成和开发了3500大型中厚板轧机控轧控冷、中厚板轧制钢材组织性能预测与控制、中厚板生产线自动控制等技术,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中厚板核心轧制技术,闯出了大型中厚板轧机实现国产化的新路;综合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法,进行板带钢板形控制、钢材组织性能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利用轧制过程得到的海量信息,进行轧制过程优化与数模调优;开发以超快速冷却为核心的新一代TMCP工艺,研究热轧钢铁材料在超快速冷却条件下的综合强化机制、工艺技术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实现了钢铁材料性能的全面提升和减量化生产;开发的现代轧制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创新平台,在钢铁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大面积推广应用,大幅度提升了钢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述工作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钢铁轧制技术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及辽宁省科技功勋奖(2006)、沈阳市科技振兴奖(2006)。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海舟(1940.2.28- )冶金分析表征专家。福建省福州市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冶金分析表征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的新概念,建立了较系统的理论、仪器技术、表征模型与应用标准,系与现有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相补充的第三种(统计)表征方法,解决了材料较大面积范围内组成及状态(从微观到宏观)跨尺度综合统计定量分布分析表征的难题,广泛应用于冶金工艺及材料性能的质量控制与解析表征。所发明的金属材料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技术、惰气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痕量气体表征技术及其所领衔建立的高温合金痕量元素分析表征体系,确立了相关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相关成果获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及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当选为国际钢铁工业分析委员会主席。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一德,1938年12月31日生,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压力加工专家。中共党员。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研究生毕业。曾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现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会长。

长期工作在企业工程技术第一线,为我国不锈钢、电工钢事业和轧钢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不锈钢攻关、“高质量不锈钢板材技术开发”等国家重点课题和不锈钢全线改扩建工程项目,形成一整套不锈钢生产工艺技术;创新集成铁水冶炼不锈钢新流程和多项不锈钢热轧、冷轧、无缝钢管以及精密带钢新技术,使太钢成为全球产量最大、品种规格最全、工艺技术装备最先进、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主持改扩建国内第二个冷轧硅钢厂,自主开发一整套冷轧无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技术,属国际一流水平。多次主持纯铁新材料研制,解决多项技术难题,满足了国防军工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高能加速器等重点工程需要。先后获“山西记忆十大新闻人物”,山西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山西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中国不锈钢杰出贡献奖,中国电工钢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共获部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2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7项。撰写论文80余篇,编译著6部。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翁宇庆(1940.01.01)钢铁材料专家。生于四川省西昌市,原籍江苏省常熟市。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国家973项目顾问组成员和国防科工局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冶金部副部长,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连续两届担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和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称号。

翁宇庆从事钢铁结构材料研究40多年,担任过十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负责人,连续三次担任国家攀登项目和国家973项目有关钢铁材料的首席科学家(1996~2009)。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冶金科技奖特等奖(均为第一获奖人),国家发明奖三等奖(第一获奖人),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香港求是科学基金“杰出科学家奖”和先进材料制造加工国际大会(2009,柏林)“杰出贡献奖”。在超细晶钢研发上做出贡献,应用该技术已生产应用新钢类2亿吨以上。专著《超细晶钢》获中国图书奖及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连续三届担任中、日、韩等国召开的先进钢铁材料国际会议主席、副主席。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毛新平,1965年6月1日出生于湖北鄂州,男,汉族,湖南省常德市人,压力加工专家。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冶金工业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总设计师、副总工程师,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湖北省科协副主席。

长期从事先进钢铁制造流程和高性能钢铁材料研究。主持规划、设计了我国第一个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国家“七五”重点工程)—珠钢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以及我国第一个以半无头轧制工艺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代表工程—涟钢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主持研究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微合金化技术、开发出系列高性能产品,构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产品体系。实现Ti微合金钢工业化生产,探索出具有我国资源特色低成本高性能钢制造技术路线。研发薄规格热轧板带成套制造技术,阐明薄规格热轧板带从中间产品向最终产品转化的发展方向。提出高品质特殊钢板带制造新的技术路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出版专著2部,分别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魏寿昆冶金青年奖和首届杰出工程师奖。

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建新,1958年6月14日出生,男,汉族,湖南省双峰县人,材料加工工程专家。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1991年日本东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十三五”国家材料基因工程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

主要从事金属凝固、加工和热处理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在交通运输与航天航空关键铝材挤压加工,高性能特钢、铜合金和铜铝复合材料短流程加工新工艺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较多重要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为第一完成人),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201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专利实施企业20余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邵安林,1963年9月4日出生,男,汉族,黑龙江省肇东市人,矿冶工程专家。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2004年获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先后任鞍钢矿业公司总经理、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现任鞍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鞍钢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名誉会长。

长期从事铁矿资源技术开发、工程管理与战略研究。以超前思维和世界眼光谋划矿业发展,构建多元产业格局,打造绿色智慧矿山,建成国内领先的铁矿山龙头企业。主持攻克贫铁矿开发关键技术瓶颈,研发提铁降硅、协同开采、地下采选一体化等核心技术,建立较为完整的贫铁矿开发技术体系,创立“五品联动”矿冶系统工程模式,开辟一条贫铁矿规模绿色高效开发的系统创新之路,引领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致力国家资源保障战略研究,牵头编制我国首个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主持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对于加快铁矿产业结构调整,重塑矿冶工业布局,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构建国家资源保障体系,维护产业经济安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获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荣誉。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运敏(1955.10.18- ),男,非煤矿山采矿工程专家。安徽省砀山县人。1982年1月毕业于江西冶金学院(现江西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中钢集团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首席科学家,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国家金属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金属矿山的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技术研究,主持开发了陡坡铁路运输系统、构建了陡帮开采设计方法、提出了露天地下三阶段开采设计原理、创建了深凹露天矿生态绿色开发新模式,成功解决了陡坡铁路、陡帮开采和露天转地下开采等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获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获授权发明专利33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专业手册2部,发表论文40余篇;创建了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四个国家工程中心,任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董事长。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正东(1966.10.6- ),男,满族,钢铁冶金与材料专家,内蒙突泉人(原属吉林白城)。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钢铁冶金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电站动力工程用钢冶金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主持创建了我国超超临界燃煤电站耐热无缝管冶金技术、构建了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核岛高质量大锻件冶金技术、研发了我国潜艇核动力系统关键钢材成套制造技术,大规模工程应用。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均排名第一)、省部级特等奖2项(1项排名第一)、省部级一等奖5项(3项排名第一)等。获2015年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2017年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18年光华工程科技奖和杰出工程师奖等。获授权发明专利38件,出版专著3部,参编著作6部、标准9项,发表论文300余篇。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立新(1966.08- ),男,系统工程专家,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人。199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博士 学位。现任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教授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北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科学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运筹学会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现为6个国际运筹优化和系统工程重要SCI期刊副主编。长期从事钢铁制造工程管理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实践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大数据科学、数据解析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加强学习与动态优化、凸优化与稀疏优化、整数与组合最优化、计算智能优化方法、智能工业全流程生产与物流计划、生产与物流批调度及在制造(钢铁、石化、有色、机械)、资源和能源工业及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卫(1957.12- )磁学与磁性材料专家。生于北京市,原籍河南省洛阳市。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磁学专业。现任钢铁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稀土永磁材料研究室主任,国家科技重点专项(稀土材料专项)专家组专家, 兼任IEEE及国际稀土永磁及应用委员会委员,亚洲磁学联盟委员会委员, 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全国磁性材料与器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高性能稀土永磁新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获得了低温度系数、高磁能积钕铁硼永磁材料,特殊取向稀土永磁环和新型铈永磁体等多项核心技术创新成果,率领团队为我国稀土永磁产业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1995年成为国家人事部“重点资助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6年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跃,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出生于湖南郴州。1978年2月-1982年2月,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2月-1987年9月,为武汉科技大学助教。1987年9月-1993年10月,为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10月-1995年10月,为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后、副教授。1995年10月至今,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1995年)、博士生导师(1998年)。2000年10月-2000年12月,由Anthony Mason Fellowship资助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研究,2001年1月-2002年2月由JSPS资助在日本东北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大阪大学、京都大学合作研究和学术访问,2002年10月-2003年4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技术中心访问教授。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岳清瑞(1962.01.02-),工程结构专家,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获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现任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工程师,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会长、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长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诊治及碳纤维土木工程应用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17项相关国家科技项目课题;研究成果解决了武钢、宝钢、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京广高速等工业建筑、重大历史建筑、公共建筑及基础设施的结构诊治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并构建了我国较完善的工业建筑诊治及纤维复材土木工程应用标准体系,是我国结构诊治及碳纤维土木工程应用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发表论文139篇,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上内容为【中国钢铁工业杰出科技领军人物(河北省冶金厅)】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容和商贸通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