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软文百科 > 玻璃大王曹德旺的故事【简历和发家史】

玻璃大王曹德旺的故事【简历和发家史】

2022-01-01 16:15 发布

我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因为我伟大,而在于我背后有无数普通人默默无闻的努力和贡献。——世界玻璃大王,曹德旺。

如今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像窗户的玻璃、汽车玻璃等等,但你知道中国玻璃制造业的领头人是谁吗?玻璃制造业又是如何发展至今天的局势的?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中国的玻璃大王曹德旺的故事,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接着往下看吧。

成长之路

曹德旺,1946年5月出生,福建省福州福清市人,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现在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他是行善的佛教徒,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110亿元,入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入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说到曹德旺的成长之路,其实童年的他生活得并不那么幸福,因为小时候家庭困难,14岁的曹德旺便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临走前对着学校痛哭流涕,他像还未满月就突然断奶的婴儿,除了哭还是哭。当时他父亲对他说了一句话:“你不要哭,哭也没用,再也不会到学校读书。”就这句话而言,他父亲说出口,并不比他舒服,自己作为父亲,没能让孩子读书,是一种沉重,也是一种挫败。

虽然没有接受完整的学校的教育,但所幸曹德旺从小受到父亲和母亲的教导,母亲对他说:“穷要穷得清,富要富得明。”父亲对他说:“人有多少心,就能成多少事。”

辍学后,曹德旺不得不自学一些知识,为了买了一本八毛的字典查字,他起早贪黑给别人割草一年终于攒够了钱,有了字典,不懂意思,他又花了三年时间存钱买了一本《辞海》查词义。一本字典,一本辞海,这就是早期曹德旺的基础教育。

后来随着时间的增长,渐渐长大的曹德旺不得不担上家庭的重担,那个时候年龄还尚小的他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也修过自行车.....

40年只做一块玻璃

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南方开始大量出现汽车,但是汽车玻璃问题一直是个瓶颈问题,价格昂贵且一片难求。起初,曹德旺主要生产水表玻璃,在一次武夷山之行,曹德旺敏锐的发现汽车玻璃这一细分市场的潜力,他觉得这片透明的汽车玻璃也代表了国家的竞争力。于是他立下志愿“为中国人做一片属于自己的玻璃”,从此在高山开始试水生产。万事开头难,由于条件和技术有限,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人做汽车玻璃,曹德旺面临产品、技术、人才“三无”的困境,但是他却铁了心,“别人不做,我一定要做”。经过多次的尝试和努力,曹德旺终于制造出了成本不到200元的汽车玻璃。由于价格较低,品质过硬,产品在维修市场销量火爆,1987年,他赚到了500万元。

同年,曹德旺联合十几个股东筹资627万元人民币,在福清成立汽车玻璃生产公司。九十年代,福耀登上中国资本市场“股份制改革”的大船,于1991年完成股改,199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代码600660,成为中国最早上市的工业企业之一。

方向决定结果,追求的目标端正了,就决定了你的进步。”后面的成功自然水到渠成,福耀玻璃逐步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

他经常在媒体上直言不讳,他谈论到中国制造业的困境,提出人工成本高、运输成本高、综合税务高等问题。他曾参与福建民营企业家给国家领导人写信,发出给企业‘松绑’放权的呼吁,建言加快企业改革发展。

智慧人生

作为一位企业家,曹德旺有自己独到的经营理念。他认为,做事如同做人,坚持“以诚为本”,并且深谙员工对于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不断致力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在生活中,曹德旺喜欢看书,不管多忙,他都坚持每天两个小时的阅读,对知识孜孜以求、触类旁通。

“人生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一本是‘无字的书'。每件事都是一本书,要懂得从中汲取精华,将其中的学问和过去结合,这才叫智慧。”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推荐问答